我与检察共成长
----兴隆台区检察院郑楠杨
小的时候,对一切都很懵懂,只知道看着电视里带着大檐帽穿着制服的叔叔阿姨们看起来都很酷很帅气,拿着邻居姐姐军训回来的军训服装套在身上想象着自己也是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们,能在镜子面前美很久,那个时候,检察于我,还只是大檐帽与制服………..
长大些了,懵懵懂懂的知道了原来电视里的叔叔阿姨就是检察官,他们工作的地方叫做检察院,奶奶告诉我检察院里的人都很厉害,他们能惩治坏人,能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许是小时候对大檐帽与制服的憧憬,也许是怀揣着一颗惩治坏人的正义之心,总之,检察这颗种子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里生了根,发了芽。
2011年,带着对检察院的憧憬考取了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在这里,我对法学,对检察事业都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2016年,我终于在踏入社会的第一年,如愿的寻到了检察的足迹,从此迈开了与检察同行的脚步,这一年,我考入了盘锦市兴隆台区人民检察院。带着初入职的忐忑,带着实现梦想的亢奋,带着初学者的懵懂,我加入了检察院这个大家庭,并在这个家庭中感受到关怀与爱护,感受到正能量。工作两年了,我也由当初连基本系统操作都不懂的检察菜鸟,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检察人员。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检察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进入检察院的这两年,我一直都在公诉科工作,一开始是担任公诉科的内勤,这项工作让我更快的了解了公诉科的业务流程,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不仅学会了如何在卷宗中摘取重要信息,还熟练的掌握了制作案件审查报告的方法,同时,学会了制作讯问笔录、填报案件报表、总结每月科室具体工作等许多细节方面的工作,后来一点点兼任书记员的工作,帮着检察官办理案件,负责带我的检察官是一名特别优秀的女检察官,她工作认真严谨,不仅在工作上事无巨细的教导我,生活中也像姐姐一样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从她身上,我知道了在办案过程中,一定不能为了图快而马虎大意,要细致的审阅每本卷宗,每件证据,熟练的掌握案件事实,也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掌握相关的法理、法规,同时,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没有小事情,制作讯问提纲,举证质证提纲、答辩提纲、公诉意见书等都要认真完成。在检察官的指导下,现在我已经基本具备了独立的办案能力,一些简单的轻微刑事案件也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审查完毕,还记得去年七月,跟随检察官出席了一次较大型的涉黑庭审,在那次庭审中,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要不断地精进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加有底气的面对每一次庭审。还记得有一次年底考评,我请假外出,回来之后科长笑盈盈的和我说:“这考评还是得有你在呀,你一不在,总觉得什么都乱套了”这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兵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让我知道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为检察事业奋斗,与检察事业同行都让我感到自豪!
在检察院的这两年,我也参加了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活动,2017年市检察院联合律师协会及司法局开展了第一届辩论赛,要求各院派一名代表组成辩论队参加辩论赛与律师对辩,院里为了让年轻干警有更多的发展学习机会便派我参加了这次辩论赛,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忐忑,因为大学期间从来没有打过辩论赛,可以说是对辩论一窍不通,而且刚参加工作,对什么都不是很熟悉,害怕因为自己让院里丢脸,当时压力特别大整天情绪也不是特别好,我们科长发现了我的这个状态后,找我谈心帮我纾解压力,帮我借书提升辩论能力,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超乎预期的完成了这次辩论赛,在全市检察系统面前来了一次漂亮的亮相。比赛结束后,听见同事们的称赞我就无比的自豪,当时的我内心毫无紧张感而是充满了喜悦,因为加入检察院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是我有机会为检察院这个大家庭也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也正是这样的活动,增加了我的语言能力,让我能更好的在庭审中发挥作用。
虽然我只做了点滴工作,但组织却给了我鼓励,2017年底我被评为兴隆台区检察院先进个人,与检察同行,让我渐渐发现,我也由毫无经验的新兵变成了从容淡定的检察老兵。检查的面貌日新月异,思想也在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过去的检察机关存在执法思想陈旧、落后的问题,重实体结果、轻程序公正;重惩治犯罪轻人权保护;重办案数量、轻办案质量等等。但十九大的召开为检察事业的前进指明了争取的方向,宽严相济形势政策的贯彻实施,使检察工作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保护人权,为民执法、为民服务的理念,检察事业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潮中,不断地发展向前,不断地走向成熟’。
时光荏苒,我已经从事检察工作两年了,这一路与检察同行,我们共同经历、共同见证、共同成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不懈努力,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检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力所能及的为检察事业复出努力,希望我能一直保持着初心,带着最初对检察事业的热爱,一路与你同行,用我稚嫩的脚步永远追随着你,直到燃尽青春,燃尽岁月,燃尽生命!
我与检察共成长
----兴隆台区检察院郑楠杨
小的时候,对一切都很懵懂,只知道看着电视里带着大檐帽穿着制服的叔叔阿姨们看起来都很酷很帅气,拿着邻居姐姐军训回来的军训服装套在身上想象着自己也是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们,能在镜子面前美很久,那个时候,检察于我,还只是大檐帽与制服………..
长大些了,懵懵懂懂的知道了原来电视里的叔叔阿姨就是检察官,他们工作的地方叫做检察院,奶奶告诉我检察院里的人都很厉害,他们能惩治坏人,能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许是小时候对大檐帽与制服的憧憬,也许是怀揣着一颗惩治坏人的正义之心,总之,检察这颗种子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里生了根,发了芽。
2011年,带着对检察院的憧憬考取了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在这里,我对法学,对检察事业都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2016年,我终于在踏入社会的第一年,如愿的寻到了检察的足迹,从此迈开了与检察同行的脚步,这一年,我考入了盘锦市兴隆台区人民检察院。带着初入职的忐忑,带着实现梦想的亢奋,带着初学者的懵懂,我加入了检察院这个大家庭,并在这个家庭中感受到关怀与爱护,感受到正能量。工作两年了,我也由当初连基本系统操作都不懂的检察菜鸟,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检察人员。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检察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进入检察院的这两年,我一直都在公诉科工作,一开始是担任公诉科的内勤,这项工作让我更快的了解了公诉科的业务流程,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不仅学会了如何在卷宗中摘取重要信息,还熟练的掌握了制作案件审查报告的方法,同时,学会了制作讯问笔录、填报案件报表、总结每月科室具体工作等许多细节方面的工作,后来一点点兼任书记员的工作,帮着检察官办理案件,负责带我的检察官是一名特别优秀的女检察官,她工作认真严谨,不仅在工作上事无巨细的教导我,生活中也像姐姐一样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从她身上,我知道了在办案过程中,一定不能为了图快而马虎大意,要细致的审阅每本卷宗,每件证据,熟练的掌握案件事实,也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掌握相关的法理、法规,同时,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没有小事情,制作讯问提纲,举证质证提纲、答辩提纲、公诉意见书等都要认真完成。在检察官的指导下,现在我已经基本具备了独立的办案能力,一些简单的轻微刑事案件也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审查完毕,还记得去年七月,跟随检察官出席了一次较大型的涉黑庭审,在那次庭审中,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要不断地精进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加有底气的面对每一次庭审。还记得有一次年底考评,我请假外出,回来之后科长笑盈盈的和我说:“这考评还是得有你在呀,你一不在,总觉得什么都乱套了”这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兵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让我知道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为检察事业奋斗,与检察事业同行都让我感到自豪!
在检察院的这两年,我也参加了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活动,2017年市检察院联合律师协会及司法局开展了第一届辩论赛,要求各院派一名代表组成辩论队参加辩论赛与律师对辩,院里为了让年轻干警有更多的发展学习机会便派我参加了这次辩论赛,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忐忑,因为大学期间从来没有打过辩论赛,可以说是对辩论一窍不通,而且刚参加工作,对什么都不是很熟悉,害怕因为自己让院里丢脸,当时压力特别大整天情绪也不是特别好,我们科长发现了我的这个状态后,找我谈心帮我纾解压力,帮我借书提升辩论能力,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超乎预期的完成了这次辩论赛,在全市检察系统面前来了一次漂亮的亮相。比赛结束后,听见同事们的称赞我就无比的自豪,当时的我内心毫无紧张感而是充满了喜悦,因为加入检察院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是我有机会为检察院这个大家庭也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也正是这样的活动,增加了我的语言能力,让我能更好的在庭审中发挥作用。
虽然我只做了点滴工作,但组织却给了我鼓励,2017年底我被评为兴隆台区检察院先进个人,与检察同行,让我渐渐发现,我也由毫无经验的新兵变成了从容淡定的检察老兵。检查的面貌日新月异,思想也在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过去的检察机关存在执法思想陈旧、落后的问题,重实体结果、轻程序公正;重惩治犯罪轻人权保护;重办案数量、轻办案质量等等。但十九大的召开为检察事业的前进指明了争取的方向,宽严相济形势政策的贯彻实施,使检察工作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保护人权,为民执法、为民服务的理念,检察事业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潮中,不断地发展向前,不断地走向成熟’。
时光荏苒,我已经从事检察工作两年了,这一路与检察同行,我们共同经历、共同见证、共同成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不懈努力,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检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力所能及的为检察事业复出努力,希望我能一直保持着初心,带着最初对检察事业的热爱,一路与你同行,用我稚嫩的脚步永远追随着你,直到燃尽青春,燃尽岁月,燃尽生命!